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二十年科学补硒之路:从全民倡议到全球视野的产业新篇章

  • 网络
  • 浏览
  • 2025-11-27 12:40

9月的北京,一场关乎国民健康与产业未来的对话在全国人大会议中心郑重开启。站在"全民补硒工程"实施二十周年的历史节点,"全民补硒工程20周年纪念活动暨栖餐庭第7届917富硒文化节"不仅是一场成果展示,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产业擘画。

二十年坚守:从科学认知到全民行动

回溯2005年,当"全民补硒"的倡议首次提出时,硒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还仅限于专业领域的讨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张福会长在回顾这段历程时指出,这二十年见证了科学补硒理念"从实验室走向百姓家"的完整历程。

"这不仅是健康知识的普及,更是'健康中国'战略在微观层面的生动实践。"张福会长的评价,道出了这项工程超越单纯营养补充的深层意义。

作为这一历程的亲历者,栖餐庭品牌用二十年时间构建了一个覆盖全国的补硒网络。卢朋刚会长透露的数字令人印象深刻:遍布全国的分院体系、数千万册科普资料、超千万人次的惠及群体,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企业"让富硒产品进入百姓家庭餐桌"的初心坚守。

双重引擎:夯实基础与放眼国际

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是"硒与健康保障工程"的启动和"中韩友好硒望之行"国际项目的揭幕。这两大战略分别指向产业根基的巩固与国际视野的开拓,形成了富硒产业未来发展的"双重引擎"。

黄正明院士将"硒与健康保障工程"的启动视为行业发展的关键转折点。"这标志着富硒产业将从规模化发展转向质量化发展的新阶段。"在现场庄重的授牌仪式中,行业对标准化、规范化的追求得到了具象化表达。

而"中韩友好硒望之行"项目则展现了产业的全球抱负。依托中韩建交33周年的背景,该项目通过产业考察、政府对接等五大模块,为富硒产业的国际化探索开辟了新路径。

科研支撑:从临床证据到产业应用

在硒与健康论坛上,来自多领域的专家提供了坚实的科学支撑。西安交通大学王治伦教授的研究成果、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陈广垠主任的临床观察、河南科技大学冯书晓副教授对硒与癌症关系的深入探讨,共同构建了补硒健康的科学依据。

这些研究成果正在通过产业实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栖餐庭联合创始人杨满堂分享的产业应用案例,展现了科研与市场之间的有效衔接。

质量基石:产业发展的生命线

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文周的发言为行业发展划定了底线。"安全与品质是富硒产业不可动摇的基石。"他对栖餐庭践行"四严"标准的肯定,实际上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标杆。

这种对质量的坚持正得到行业积极响应。大会对优秀普硒工作站和工作者的表彰,不仅是对个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行业价值观的引导。

新起点上的新征程

站在二十周年的新起点,富硒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随着"硒与健康保障工程"的深入推进和"中韩友好硒望之行"的展开,全民科学补硒事业正在构建一个"标准化、国际化、创新化"的新发展格局。

从国民健康到乡村振兴,从产业发展到国际交流,小小的硒元素正在书写一个大大的产业故事。这个始于二十年前的倡议,如今已成长为健康中国战略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来发展路径,值得持续关注。(文图/蓝云)


本文地址:http://www.quanqiucaijing.com/xinwen/392.html

相关推荐
一周热门